全國城鄉融合發展高級研討班暨首屆強村強鎮片區發展交流會在花園舉行 共謀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
全國城鄉融合發展高級研討班暨首屆強村強鎮片區發展交流會在花園舉行
共謀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
4月18日至20日,由中國鄉村發展協會主辦,花園村、中國鄉村發展協會縣鎮區域統籌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全國城鄉融合發展高級研討班暨首屆強村強鎮片區發展交流會在花園雷迪森大世界舉行。三天的時間里,主辦方邀請業界相關領導、權威專家學者以及全國各地典型縣、典型鎮、典型村代表等,通過主旨演講、典型發言、現場交流、實地觀摩等環節,共同感受花園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成果,共同探討謀劃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致力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研討班和交流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以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旨在以花園村為窗口,聚焦城鄉融合政策深化、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強村強鎮聯動機制等議題,搭建各級政府、智庫專家與基層實踐者的對話平臺,總結推廣浙江縣域富民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城鄉共富經驗。
農業農村部原黨組書記、部長、中國鄉村發展協會會長韓長賦,浙江省原副省長、十二屆浙江省政協副主席、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副會長孫景淼,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等分別作主旨演講。開幕式上,農業農村部原國家首席獸醫師(官)、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金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朱勇軍,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副會長、浙江省中小企業協會會長、花園聯合黨委書記、花園村黨委書記、花園集團董事長邵欽祥等分別致辭。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閻立、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原一級巡視員張火法、東陽市副市長王松明等領導出席。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齊國主持。
韓長賦就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認識和思考進行主旨演講。他圍繞中央為什么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有哪些重點工作、如何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等進行全面闡述。韓長賦強調,城鄉融合發展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標志性狀態,城鄉關系問題在我國具有典型性和獨特性,同時我國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他指出,城鄉融合發展的理想狀態是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鄉建設和人居環境和諧美麗等,而要實現這一愿景,就要重點抓好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著力提升公共服務、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加快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等五方面工作。他還就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要加快破除妨礙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壁壘等。
李金祥認為,城鄉融合發展是新時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關鍵路徑,也是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必須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從而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共同繁榮,不僅需要在政策上做出調整,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尤其是在“人、地、錢”等關鍵要素的配置上,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市場機制。他認為,此次大會緊扣主題并以花園村為窗口,深化了對城鄉融合發展清晰認識,探索了更多城鄉共富實踐經驗,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將積極搭建平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繼續服務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朱勇軍指出,去年以來,浙江省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這一核心任務,以“千萬工程”為主牽引,以城鄉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聚焦山區海島縣、農村農民,圍繞“富民”統籌做好“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其中“融合”重點推進“一條發展軸、三個一體化”:推進“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建設,推進城鄉規劃、城鄉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等的一體化。同時他對花園村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在全省率先完善基礎設施,優化鄉村服務供給,健全民生保障體系,探索建設“村域小城市”,構建起既保持鄉村特質,又體現城市品位的城鄉融合空間,具有很好的樣板和借鑒價值,浙江省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各方先進經驗,強化改革探索,深化創新突破,努力在以“千萬工程”為牽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上打造更多硬核成果。
邵欽祥表示,花園村作為全國首個“村域小城市”,不僅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而且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圍繞“富民”統籌做好“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促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今年2月6日,《農民日報》頭版以《一個村崛起一座城》為題,全面報道了花園村堅持城鄉融合實現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3月30日,《浙江日報》頭版頭條以《在花園,聽見城鄉交響》為題,通過“村是一個城”“帶動更多村”“城鄉破局者”三個角度,報道“做好強城興村融合文章,全國首個‘村域小城市’如何答題”,以及實現高質量共同富裕的經驗做法。
邵欽祥指出,花園村從“一窮二白”的小山村到“全民共富”的小城市,主要堅持做到五個方面:一是堅持工業強村,通過發展傳統產業并逐步轉型升級為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帶動農民先富起來;二是以生態宜居為基礎,讓村民安居樂業,實現“共同富裕靠集體、生活幸福靠自己、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美好生活;三是堅持普惠共享,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高標準建設“村域小城市”;四是以治理有效為保障,黨員干部帶頭踐行“奉獻、公正、公平、公開”的辦事原則,創新治理模式,確保社會和諧;五是縮小“三大差距”,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努力實現共同富裕。
其間,花園村被中國鄉村發展協會授予“鄉村振興帶頭人實訓基地”,肯定花園村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并期望通過在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產業搭建、共同富裕等各方面示范引領,為全國廣大農村社區提供更多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方法。交流環節中,王松明代表東陽市以《深化“千萬工程” 做好三篇文章 打造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東陽樣板》為題介紹東陽做法和經驗:堅持規劃布局引領,強化平臺項目支撐,構建綜合交通格局,聚力城市品質提升,做好“強城”文章,提升縣城承載能力;高標準打造和美鄉村,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高水平推進共同富裕,高效能推動鄉村治理,做好“興村”文章,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基礎設施提標,推動公共服務提質,推動要素流動提效,做好“融合”文章,激發互促并進活力。花園聯合黨委副書記金光強則以《農村共富看花園》為題,與學員們分享了花園人“敢富、創富、帶富、共富”的四富精神,并就學花園學什么怎么學進行了闡述,指出要學習邵欽祥的發展和共富理念以及農村的情懷和企業家的精神。